「赤嶼」即為紅色的島嶼,它位於北寮奎壁山東方,島長約120公尺,寬約60公尺,漲潮時為一獨立小島,在島的東南海崖下方有一段由凝灰岩構成的沉積層,部分岩層因鐵質氧化而呈現紅色,層理分明,同時層理間可發現一些微小的小斷層,述說著當時岩層曾經有過變動的紀錄。在附近的凝灰岩質海蝕平台,因受海蝕作用,形成造型奇特的蕈狀岩和壺穴,為戶外教學的好地點。
退潮時,赤嶼會露出一條長約500公尺的礫石步道與本島相連,走在潮間帶的玄武岩礫石步道上,一面享受有如摩西出埃及記的踏浪樂趣,又不會有破壞生態之虞,值得推荐。不過當您下海踏浪之際,別忘記看看岸邊的潮汐表,以免發生危險,而當地社區為顧及遊客的安全,特別推動國曆與農曆潮汐對照表的設置,這種在地活力的展現,實屬好事一件。
在赤嶼西邊的獨立海蝕柱,是一小型火口的地形,柱頂為橢圓形,長約20公尺,有內外兩層之分,內為表面風化成黃色的矽質玄武岩,外層則是黝黑的緻密玄武岩,十分特殊。
站在奎壁山頂或赤嶼,遠眺周圍島嶼,員貝嶼、活龍灘、鳥嶼、小白沙嶼、雞善嶼、錠鉤嶼清晰可見,連較遠的查坡嶼及澎湖最東邊的查某嶼也能映入眼簾,自有一番滋味。
前往赤嶼...
獨立的海蝕柱
在赤嶼上的岩鷺
海蝕柱
資料來源:http://etcmis.blogspot.tw/2007/05/ii_26.html
101觀一甲休閒漁業規劃實務100年班-赤嶼奎壁山遊覽規劃
05-林佳君.19-沈永宇.44-郭東霖.48-許詩玉.55-黃思婷 指導老師:徐瓊信老師
刊頭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澎湖六大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了永續發展及保育地質襲產所訂定的一項行動方案,除了針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進行保育工作外,更包含了區域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期望藉由當地居民的力量來落實保育,並促進地方文化、經濟發展。
古老而多樣貌的地質、地形景觀、五千年人與自然的互動歷史,造就了澎湖群島全球性的地景價值。為了推動澎湖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列,目前澎湖選定了以「北寮」、「小門嶼」、「桶盤嶼」、「吉貝嶼」、「望安島」及「七美島」等六個地點,做為第一階段地質公園推動預定地。
北寮

出處: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5%A5%8E%E5%A3%81%E5%B1%B1%E6%97%A5%E5%87%BA%E7%85%A7%E7%89%87%E5%B0%8E%E8%A6%BD
小門嶼

出處: http://blog.xuite.net/tinyiliu/ant/28783681
桶盤嶼

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nshine_chuang/1339699485/
吉貝嶼

出處: http://yungang.myweb.hinet.net/06-1-2.htm
望安島

出處: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images/view;_ylt=A8tUwJi28r5PVwoA3A9t1gt.;_ylu=X3oDMTBlMTQ4cGxyBHNlYwNzcgRzbGsDaW1n?back=http%3A%2F%2Ftw.image.search.yahoo.com%2Fsearch%2Fimages%3Fp%3D%25E6%259C%259B%25E5%25AE%2589%25E5%25B3%25B6%25E5%259C%25B0%25E8%25B3%25AA%26n%3D30%26ei%3Dutf-8%26tab%3Dorganic%26ri%3D2&w=1024&h=705&imgurl=lohas.phhcc.gov.tw%2Fpublic%2Fcontent%2Fimages%2Flife33_06.jpg&rurl=http%3A%2F%2Ftravel.bizph.com%2Fviewtopic.php%3Ff%3D128%26amp%3Bt%3D3270&size=237.3+KB&name=%E6%9C%9B%E5%AE%89%E5%B3%B6%E5%9C%B0%E8%B3%AA%E5%85%AC%E5%9C%92&p=%E6%9C%9B%E5%AE%89%E5%B3%B6%E5%9C%B0%E8%B3%AA&oid=9e1248f728e44e5c77a03040e165ce4b&fr2=&fr=&tt=%25E6%259C%259B%25E5%25AE%2589%25E5%25B3%25B6%25E5%259C%25B0%25E8%25B3%25AA%25E5%2585%25AC%25E5%259C%2592&b=0&ni=96&no=2&tab=organic&ts=&sigr=11m22lrtq&sigb=13tl0cnjb&sigi=11mi4h64r&.crumb=.IJjk0h1siu
七美島

出處: http://videotaiwan.pixnet.net/blog/post/19201144-%e6%be%8e%e6%b9%96%e7%b8%a3%28%e4%b8%80%29
資料來源:http://info.phhcc.gov.tw/unesco/web1220/ch1/about.htm -澎湖地質公園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赤嶼奎壁山- 地質地形 . 潮汐

「赤嶼奎壁山」是澎湖湖西鄉很著名的景點之一,更是澎湖特別得神秘步道,它必須配
合潮汐表來取決於到此地遊覽的最佳時機,只有在退潮的時候,才會出現一條通往赤嶼的路徑。
合潮汐表來取決於到此地遊覽的最佳時機,只有在退潮的時候,才會出現一條通往赤嶼的路徑。

到奎壁山遊覽最需要注意到的就是潮汐的問題。
如何看潮汐表呢?
潮汐表中藍色三角形就是潮汐的變化情形,藍色實心三角形頂點為滿潮,兩低角為低潮,最適
宜踏浪的時間應該是在退潮至最低點的前兩小時,日期是以農曆為主,以初一為例,下午退潮
至最低點是五點,往前推兩小時大概是踏浪的最佳時機囉!
宜踏浪的時間應該是在退潮至最低點的前兩小時,日期是以農曆為主,以初一為例,下午退潮
至最低點是五點,往前推兩小時大概是踏浪的最佳時機囉!
************************************************************************************
來到赤嶼奎壁山不只可以走這充滿奇特的自然景觀步道,
還可以看到很多地質地形喔!
請點此連結
裡面有為您做地質地形介紹。
若有誤之處..請多指教。
若有誤之處..請多指教。
資料來源: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赤嶼奎壁山.
景點:赤嶼奎壁山
建議路線:
介紹:
*
近年來北寮奎壁山踏浪成為湖西繼隘門沙灘後知名度最高的旅遊景點。奎壁山地名的 由來:當你從海上遠眺北寮海岸時,發現山壁走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巨龜,因此先民稱此地為「龜壁山」,後經行政區劃分取諧音定名為奎壁山。北寮奎壁的「奎壁聯輝」是澎湖八景之一:以前只要月圓的晚上,奎壁山以東海面上布滿小島與漁火,加以月色映照,美景宛如天上繁星閃爍,故有奎壁聯輝的雅稱。然而現在海上布滿漁火的美景已不可得,奎壁山主要吸引遊客的是踏浪步道。
*
奎壁山海域有兩條步道分別通達赤嶼(可欣賞火山岩脈、火山口、橄欖石玄武岩、海蝕溝等)、左方步道銜接蕃沙仔尾,退潮時三處構成終年不涸的潮間潭(『大潭窟』,這些海域都是北寮村民活動的區域,其中遊客比較知道的是赤嶼踏浪)。
*
赤嶼至奎壁山海岸的潮間帶在漲潮時整片淹沒水中,退潮後會裸露出一條S型的玄武岩步 道,步道兩側地勢比較低仍會有積水,步道蜿蜒至赤嶼,站在岸邊觀賞彷彿是摩西出埃及所劈開的紅海步道,光看這景致就十分迷人。
適合前往時間:
*
每日乾潮前後一個小時適合前往奎壁山海域踏浪,沿著玄武岩步道步行至離海岸300公尺 遠的赤嶼。
*
奎壁山近海有大小雞善嶼、錠鉤嶼等小島陪襯,面朝東北,是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夏日可於5時天亮以前來到奎壁山等待日出盛景,若剛好遇到退潮,則可登赤嶼欣賞日出。
*
月圓之夜可至奎壁山海域欣賞海上諸島與漁火在月色下點綴的澎湖東海夜色,或許可以揣摩出「奎壁聯輝」這澎湖古八景的韻味。
赤嶼奎壁山 美景:

資料來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5%8C%97%E5%AF%AE%E5%A5%8E%E5%A3%81%E5%B1%B1 - 沿著菊島旅行
圖片來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5%A5%8E%E5%A3%81%E5%B1%B1%E6%97%A5%E5%87%BA%E7%85%A7%E7%89%87%E5%B0%8E%E8%A6%BD - 攝影tkuetufo與葦伯
建議路線:
馬公機場 |
1. 朝東 500 公尺 | ![]() | |
2. 向右轉,朝204縣道前進 73 公尺 | ![]() | |
3. 向左轉,朝204縣道前進 88 公尺 | ![]() | |
4. 請於204縣道向左轉 1.3 公里 | ![]() | |
5. 請於澎19鄉道向左轉 2.5 公里 | ![]() | |
6. 請於202縣道向右轉 850 公尺 | ![]() | |
7. 請於澎14鄉道向左轉 1.6 公里 | ![]() | |
8. 向右轉 38 公尺 | ![]() | |
9. 向左轉 55 公尺 | ![]() | |
10. 向左轉 110 公尺 | ![]() | |
11. 向左轉 190 公尺 | ![]() | |
奎壁山遊憩區 |
介紹:
*
近年來北寮奎壁山踏浪成為湖西繼隘門沙灘後知名度最高的旅遊景點。奎壁山地名的 由來:當你從海上遠眺北寮海岸時,發現山壁走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巨龜,因此先民稱此地為「龜壁山」,後經行政區劃分取諧音定名為奎壁山。北寮奎壁的「奎壁聯輝」是澎湖八景之一:以前只要月圓的晚上,奎壁山以東海面上布滿小島與漁火,加以月色映照,美景宛如天上繁星閃爍,故有奎壁聯輝的雅稱。然而現在海上布滿漁火的美景已不可得,奎壁山主要吸引遊客的是踏浪步道。
*
奎壁山海域有兩條步道分別通達赤嶼(可欣賞火山岩脈、火山口、橄欖石玄武岩、海蝕溝等)、左方步道銜接蕃沙仔尾,退潮時三處構成終年不涸的潮間潭(『大潭窟』,這些海域都是北寮村民活動的區域,其中遊客比較知道的是赤嶼踏浪)。
*
赤嶼至奎壁山海岸的潮間帶在漲潮時整片淹沒水中,退潮後會裸露出一條S型的玄武岩步 道,步道兩側地勢比較低仍會有積水,步道蜿蜒至赤嶼,站在岸邊觀賞彷彿是摩西出埃及所劈開的紅海步道,光看這景致就十分迷人。
適合前往時間:
*
每日乾潮前後一個小時適合前往奎壁山海域踏浪,沿著玄武岩步道步行至離海岸300公尺 遠的赤嶼。
*
奎壁山近海有大小雞善嶼、錠鉤嶼等小島陪襯,面朝東北,是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夏日可於5時天亮以前來到奎壁山等待日出盛景,若剛好遇到退潮,則可登赤嶼欣賞日出。
*
月圓之夜可至奎壁山海域欣賞海上諸島與漁火在月色下點綴的澎湖東海夜色,或許可以揣摩出「奎壁聯輝」這澎湖古八景的韻味。
赤嶼奎壁山 美景:
滿潮
漲潮
退潮
資料來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5%8C%97%E5%AF%AE%E5%A5%8E%E5%A3%81%E5%B1%B1 - 沿著菊島旅行
圖片來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5%A5%8E%E5%A3%81%E5%B1%B1%E6%97%A5%E5%87%BA%E7%85%A7%E7%89%87%E5%B0%8E%E8%A6%BD - 攝影tkuetufo與葦伯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玄武岩的介紹
玄武岩的定義 :
玄武岩英文Basalt,意思是一種黑色(或深灰色)含有鐵質的岩石。玄武岩是一種地下岩漿從火山中噴出或從地表裂隙中溢出凝結形成的火成岩。
矽鋁酸鈉或矽鋁酸鈣,二氧化矽的含量大約是45-52%,還含有較高的氧化鐵和氧化鎂,是一種細粒緻密的黑色岩石。由於噴發時產生大量氣孔,有時是大孔如杏仁狀構造,後來中間常被其他礦物充填。玄武岩岩漿的黏度小,易於流動,形成很大的覆蓋層,常形成廣大的熔岩台地,所以分布很廣。
澎湖常見玄武岩可以分為兩大類: 緻密玄武岩和多孔狀玄武岩
緻密狀玄武岩

多孔狀玄武岩
緻密狀玄武岩:
無氣孔,比重2.9~3.2,顏色大多為深黑色。部分岩層底部有小氣孔柱。
多孔狀玄武岩:
氣孔多、比重較小、顏色較有變化。氣孔是岩漿內的氣體當壓力減少時氣泡逸散而留下氣孔洞,多呈橢圓狀,常有方解石、霰石、白雲石、玉髓和褐色的褐鐵礦、菱鐵礦和沸石……等次生礦物,慢慢填充在氣孔中,而形成澎湖的文石。
有無經過風化:
沒有被風化的玄武岩是黑色或暗綠色的緻密岩石,由於其凝結後產生六方晶體節理,被風化後形成六方柱狀,風化厲害可以形成黃褐色的玄武岩,如果進一步被雨水淋濾,除去二氧化矽形成鋁土礦。有的玄武岩氣孔中還充填有銅、鈷、硫磺等礦物。

玄武岩柱成五.六角形的節理
資料來源: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296c&ParentID=0b0000018003296c - 緻密狀玄武岩圖
http://www.earthsciences.hku.hk/shmuseum/chi/earth_mat_2_3_2.php - 多孔狀玄武岩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4%E6%AD%A6%E5%B2%A9 - 玄武岩介紹
http://basalt.phhcc.gov.tw/b/b02_01.asp - 緻密與多孔狀玄武岩的介紹
http://nature.edu.tw/result/94_result/4/pages/page014.html - 五.六角形的節理圖
玄武岩英文Basalt,意思是一種黑色(或深灰色)含有鐵質的岩石。玄武岩是一種地下岩漿從火山中噴出或從地表裂隙中溢出凝結形成的火成岩。
多樣性玄武岩景觀的形成示意圖:

玄武岩的主要成分:
矽鋁酸鈉或矽鋁酸鈣,二氧化矽的含量大約是45-52%,還含有較高的氧化鐵和氧化鎂,是一種細粒緻密的黑色岩石。由於噴發時產生大量氣孔,有時是大孔如杏仁狀構造,後來中間常被其他礦物充填。玄武岩岩漿的黏度小,易於流動,形成很大的覆蓋層,常形成廣大的熔岩台地,所以分布很廣。
澎湖常見玄武岩可以分為兩大類: 緻密玄武岩和多孔狀玄武岩

緻密狀玄武岩
多孔狀玄武岩
緻密狀玄武岩:
無氣孔,比重2.9~3.2,顏色大多為深黑色。部分岩層底部有小氣孔柱。
多孔狀玄武岩:
氣孔多、比重較小、顏色較有變化。氣孔是岩漿內的氣體當壓力減少時氣泡逸散而留下氣孔洞,多呈橢圓狀,常有方解石、霰石、白雲石、玉髓和褐色的褐鐵礦、菱鐵礦和沸石……等次生礦物,慢慢填充在氣孔中,而形成澎湖的文石。
有無經過風化:
沒有被風化的玄武岩是黑色或暗綠色的緻密岩石,由於其凝結後產生六方晶體節理,被風化後形成六方柱狀,風化厲害可以形成黃褐色的玄武岩,如果進一步被雨水淋濾,除去二氧化矽形成鋁土礦。有的玄武岩氣孔中還充填有銅、鈷、硫磺等礦物。

玄武岩柱成五.六角形的節理
資料來源: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296c&ParentID=0b0000018003296c - 緻密狀玄武岩圖
http://www.earthsciences.hku.hk/shmuseum/chi/earth_mat_2_3_2.php - 多孔狀玄武岩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4%E6%AD%A6%E5%B2%A9 - 玄武岩介紹
http://basalt.phhcc.gov.tw/b/b02_01.asp - 緻密與多孔狀玄武岩的介紹
http://nature.edu.tw/result/94_result/4/pages/page014.html - 五.六角形的節理圖
訂閱:
文章 (Atom)